Friday, March 31, 2017

从“刺死辱母者”反思习以为常的“暴力”

http://www.mitbbs.com/article_t/Shandong/31176639.html

发信人: oooook (大舌头), 信区: Shandong
标  题: 从“刺死辱母者”反思习以为常的“暴力”
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Fri Mar 31 22:49:47 2017, 美东)

23 岁的于欢为维护母亲尊严而诉诸暴力。追债・辱母,又被于欢刺死的杜某的父亲则坚持儿子死的冤枉。这正如有的人有的人,你跟他讲道理,他跟你谈感情;你跟他谈感情,他跟你讲人性;你跟他讲人性,他跟你讲友谊;你跟他讲友谊,他跟你撕逼;你跟他撕逼,他跟你讲道理。 对于是非的判断,只能束手无策。

在“刺死辱母者”的案件发生之前,于欢的母亲,苏银霞,曾四次拨打 110 和市长热线,民警接到报警再次到达现场,四分钟后,留下一句“要账可以,但是不能动手打人”,准备离开。

对于“旁观者”看来这是一场另忍无可忍的逼债,对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杜父表示痛楚,而对于民警的表现,也能对其“爱莫能助”的进行理解。

作为“旁观者”的我们一直在关注着“刺死辱母者”案件的后续发展。但“旁边者”的我们又是站在哪个角度(或者说是立场)上在关注案件的发展呢?或许大多数的“旁观者”只是与我一样,是出于对事件的好奇而已。

站在“旁边者”的视点,我想到了导演迈克尔・哈内克的作品之一,《趣味游戏》。即使知道这是一个“变态”又“龌龊”的电影,但作为“旁观者”的我还是会下载,把这一部电影看到了最后,然后对电影中的杀手表示愤怒。本质上,我难道不也正像那文质彬彬的杀手一样,尽情领略“暴力”的发展过程吗?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习以为常的暴力、冷暴力、看不见后果的暴力、作为消费的暴力,在不间断地发生。身为“旁边者”的我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演绎着“暴力”呢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