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信人: aconite (aconite), 信区: ChineseMed
标 题: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-之我见-3 反之与平
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Mon Sep 26 17:26:09 2016, 美东)
太长不看版:用手段(针灸、中药)的偏性,来使人体的偏性恢复正常。
这次说一说反之与平。
偏向于说明中医治病的手段。
当然,既是手段,也是目的。
上次说过了,辨证论治,是通过中医四诊,采集病人的舌脉体征,来辨别病人疾病的病
因、病位、病理。
其中,辨别病因,是为让病人了解,从而避免引起疾病的环境和情绪,避免再犯。
而病位和病理,则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治疗。
看过前一篇的朋友已经知道,病位,就是表里上下等;病理就是寒热温凉等。
病位相对具体,而病理则相对抽象。
再说简单点,辩证就是就是在不同的部位辨寒热温凉。
接着说反之与平。
从目的上说,如果病人的病在上焦,表现出寒性病理,那么中医就会用一定的手段来使
得上焦变热,最终恢复到平衡的状态。
从手段上说,中医有外治法,也有内治法。
这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记载了下来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汉书-艺文志,里
面有详细的描述。
大体上说:
外治法就是用针灸,推拿等方法。
内治法就是用汤药。
外治法,以针灸举例,针法,主要属于寒法;而灸法,属于热法。
比如一个病人出现局部的疼痛。那么如果医生辨证为寒证疼痛,那么采用的方法就是以
灸法为主。如果是热证疼痛,那么就是以针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段。
内治法,就是用中药治疗。
医生需要对药物的药性有准确的认识。这主要是靠世世代代中医经验的积累。
关于对药性的认识,早在汉朝时期,就已经有相当成熟的著作了。
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举个例子。看看中医是如何理解药性的。
比如:
细辛-味辛温
主咳逆,头痛,脑动,百节拘挛,风湿,痹痛,死肌。久服明目,利九窍,轻身长年。
一名小辛,生山谷。
细辛这个药,味道很串,为温热性。读到这里,大家肯定就明白了,细辛就是用来治疗
寒凉证的。
那么具体的呢,可以治疗寒凉病理引起的,咳嗽,头痛,头晕,可以治疗四肢百节的活
动不便,麻木不仁,以及皮肤病,还可以对治眼疾,可以通九窍,对治耳朵的问题,鼻
子的问题。
从病位上分析这个药,主要是针对身体外部的症状,比如上面提到的头,面,四肢,皮
肤的症状。
从病理上分析呢,是对治的寒凉的体质下产生的那些具体的症状。
通过这样的分析,医生就可以掌握一个药物的大概用法了。
当一种药物不能涵盖一个病人的所有症状的时候,就需要多用几种药,如此一来就成了
药方。
大家如果把一个经典的方剂拿过来分析,很多时候会发现,一个药方中经常又有寒凉药
,又有温热药。那么这种药方对治的,就是表现出寒热错杂症状的病人。
举个最常用的例子,
桂枝汤。
温热药有:桂枝,生姜,
寒凉药有:芍药,
平性的药有:大枣,甘草。
总体来看,温热药多,寒凉药少,那么对治的必然是以寒凉证为主,夹杂温热证的病人
。这种寒热夹杂证的病人在病人总数中超过了半数。很常见。
具体的就不细说了。毕竟不是教学课程。
古人没有现代的药理分析技术,所以,只能是以身试药,或者用病人来试药。这样说起
来似乎有些残忍,不过在古代的大环境下,这也是不得已的方法。
当实验多次以后,人们就慢慢总结出了一个药物的寒热状态,以及对治的这种寒热病理
下引起的何种具体症状。
但是总体来说,中医对药性的理解,仍然是偏整体的,抽象性的,同时也是比较粗犷的
认识。
相对来说,现代医学对药物的认识是很具体的,比如治疗心脏病的药,是作用于何种细
胞受体,如何调控神经递质的传递,如何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等,有什么副作用等。
凡事有阴就有阳。这种极度细分的研究方式,略忽了病人整体的寒热状况。只用分法,
不用合法,就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。
或许这个问题最终会被现代医学所解决,到那时,中医就可以完全的融入现代医学了。
中医,在二分法-三分法-四分法。。。的指导下,对于人体这个无比复杂的系统,进行
有限度的细分。
同时对于使用的工具,针灸,草药等,进行同样程度的细分。
从而用手段的偏性来是对治人体的偏性,反之于平。
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这个问题,到这里就算说完了。
只不过呢,我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讲解中医如何治病,来说明古代学问大框架的应用。
无极-太极-两仪-三才。。。
也就是用分法和合法来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式。
那么下次说一说中医治病思想的广用,也就是那个大框架的广用。
Monday, September 26, 2016
中医是如何治病的-之我见-3 反之与平
http://www.mitbbs.com/article_t/ChineseMed/12658947.html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