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信人: Abbott123 (奈斯兔米特油), 信区: Military
标 题: 五百年来中国有没有领先世界的发明?
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Thu Feb 8 17:50:00 2018, 美东)
对于那些怀揣民族虚无、历史虚无、文化虚无情结的人来说,要说他们一点质疑精神
都没有,也有失公允。例如,有人对李约瑟权威性的科学史著作,就一直不乏质疑的声
音,指责李约瑟“扬中抑西”。再如,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遗产,要求他们“文化自
信”,那完全是徒劳的。在他们眼里,“凡是中国的都是垃圾的”,只能“全盘质疑”
、“全盘否定”,甚至连西方人都承认的“四大发明”,也是垃圾,也要否定。唯独对
待西方的一切,哪怕是一位西方非专业水平的通俗作品,也不容有半点的质疑,因为,
“凡是西方的皆为真理”。
话说不久前正值毕业季,北京大学某学院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,一位知名教授发表
了热情洋溢、激动人心的演讲,博得一片喝彩。不久,演讲内容就在网络上不胫自走,
一夜爆红。
这位教授的演讲有一个特点:先引洋人的话为准绳,然后以此立论,发挥自己的观
点。如,他一走上台就引用一名叫Jack Challoner的英国人所编书中的数据,说是从旧
石器时代到公元2008年的250万年间,人类有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,其中中国仅
有30项,占3%。如果以1500年划界,1500年前全球共有163项重大发明,30项占18.4%。
中国最后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是1498年发明的牙刷,而1498年至2008年间,人类社会的
838项重大发明,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的。也就是说,510年间中国对对人类的科技贡献
是0。这位教授在演说中总结道:1500年后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没
有“自由”。
我查了一下资料,确实有一个叫杰克•查罗纳的英国人,他编了一本书名曰
《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》(张芳芳、曲雯雯翻译,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)。作者是
伦敦科学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――“工作内容主要是向游客讲解各种科学知识”,也
就是说,编者身份是博物馆的一位导游兼讲解员,平时爱好编书,利用工作性质编了这
本通俗性、趣味性的科普读物。很清楚,那不是一本出于专业人员之手的科研成果,作
者也不是一位职业科学史家,书中的主要内容都是采集、综述他人的研究成就而来的。
因此,如果要引用这本书,务必事前要经过慎重、认真的核查和考证。
我们从不否认,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在英国,从15至16世纪起,中国相对于西方,在
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方面就明显落后了,这是事实。不过,1500年前的中国,重大的科
技发明不止30项,1500年后的中国,在科技上对人类也不是0。同样是英国人,已故的
大英帝国科学院院士、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生前著有数百万字、长达七卷本的《中国科
学史》巨著,这是专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性著作。该著记载的中国古代有1600
多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。美国记者罗伯特•坦普尔把李约瑟的书提炼为一个浓
缩本,题名为《中国: 发明与发现的国度――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》(陈养正、陈小慧
、李耕耕等译,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),这本书选择出中国古代的100个“世界第一”
的科技发明与发现,并配上100幅图片,加之活泼流畅的文笔,成为普及中国古代科技
文化的通俗读本。
罗伯特•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,惊奇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“现代世界赖以
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,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……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尾舵
、罗盘、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及导航技术,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,也就
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国。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橙,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背,欧洲
就不会有骑士时代。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和火药,也就不可能用子弹击穿骑士的盔
甲, 从而结束骑士时代。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,欧洲可能要更长期地停
留在手抄书本的状况,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。”
至于说中国在明朝以后的发明“只有一个牙刷”,我们只要举出几则实例,就足以
证明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。如在工业上,1521年,四川省嘉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
石油井,而当时的欧洲人还不知石油为何物;1596年,明朝发明了火爆法采矿技术,17
世纪传入欧洲。再如在军事上,1549年,明朝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水雷, 1590年制造
的“水底龙王炮”,是世界上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(以后还研制了“混江龙”水雷),而
欧洲直到19世纪才在战争中使用水雷。再如在医药方面,众所周知,近代欧洲的“牛痘
免疫法”使数以百万计的西方人避免了死亡的威胁,但西方医学界从不掩饰这一技术是
从中国传入的――1567年,明代江南宁国府太平县发明种“牛痘”预防天花病的方法,
此为世界上的第一例“牛痘接种免疫法”的临床应用。每谈到明代的医药学,人们都要
提到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。这是一部什么书呢?这是李时珍历时近30年撰写的巨著,
书中收录各种药名1892种,并附有精美的插图1109幅,1647年波兰人卜弥格首先将《本
草纲目》译为《中国植物志》于1657年在欧洲以拉丁文出版,此为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
《植物志》,出版后对整个欧洲的植物学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1753年瑞典著名植
物学家林奈写作《植物种志》时,就从友人那里得到了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1000种植物
标本。该书被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称为“1596年的百科全书”,李约瑟曾评价说:“毫
无疑问,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,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《本草纲目
》。”
在航天方面,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火箭推理原理而飞天的人是明朝的万户。万户
真名叫陶成道,他曾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,自己坐在椅子上,一手牵着一个风
筝,这是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牵力把自己送上天的壮举,结果万户却因此殉身。
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,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“万户山”。
在音乐与数学方面,朱载�运用珠算开方的办法,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十二平均
律。所谓“十二平均律”,亦称“十二等程律”,是一种音乐定律方法,它将一个纯八
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,每等分称为半音,是最主要的调音法。这一方法17世纪传到欧洲
,半个多世纪后在欧洲才出现了此种定音法,现在的钢琴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定音的。
如果细数,明代重大的科技成就不止这些。
至于说到直至2008年前中国没有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,这也是一个伪命题,完
全不符合史实。事实表明,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发明上取得了长足进步,如,“人体断
肢再植”现已普遍运用到临床医学上,而世界上第一例人体断肢再植手术就是上海医生
陈中伟于1963年首创的。再如,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世
界上的第一例,杨振宁先生一再说这是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科技成就。青蒿素
的发明也是上世纪60―70年代的事情,这一发明拯救了地球上众多的生命,是造福全人
类的重大科技发明,屠幼幼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。
上述实例足以说明,英国人杰克・查罗纳的书并不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。查罗纳为
该书写的《引言》还是比较客观的,他说:“由于篇幅有限,有许多发明我不得不忍痛
舍去。”由于文化和知识背景的局限,他无法摆脱“西方中心主义”的束缚,从目录上
我们就不难看出,他一沿欧洲人写史的套路――从“罗马时代”到“工业革命”,一路
写下去,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,对待东方民族,他知之甚少。他写道:“印度河流域的
许多重要发明并不为世界的其他国家所知晓,但是中国的发明享誉海外,尤其是‘四大
发明’:火药、造纸、指南针和印刷术。”“如果没有伊斯兰学者的传承,古希腊文明
可能就遗失了。”这些话不乏实事求是精神,是应该给予肯定的。作为一位业余和通俗
读物的作家,尤其作为一名西方人,他有着这种局限,一点都不奇怪。
奇怪的是中国那位知名的北京大学教授,面对一位英国年轻人的通俗作品,不知为
什么就丧失了科学的质疑精神?他毫不怀疑,毫无分析,毫无批判,既不质疑也不求证
,而是拿来就用,奉为真理。面对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,他那充满煽情的演讲实
际上是在竭力推销一种以西方中心主义作为精神支柱的虚无主义。北大作为中国近代的
名校,历史上是以批判、质疑的科学精神而著称的,或许今天的北大与历史上的北大并
非一校,二者没有实质性的脉联和必然关系,
但是,作为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授、任何一位有科学头脑的学者,都不应对自己从未
涉足过的领域失掉理性的分析与质疑,否则,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讲台上来“传道、
授业、解惑”呢?当然,对于那些怀揣民族虚无、历史虚无、文化虚无情结的人来说,
要说他们一点质疑精神都没有,也有失公允。例如,有人对李约瑟权威性的科学史著作
,就一直不乏质疑的声音,指责李约瑟“扬中抑西”。再如,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遗
产,要求他们“文化自信”,那完全是徒劳的。在他们眼里,“凡是中国的都是垃圾的
”,只能“全盘质疑”、“全盘否定”,甚至连西方人都承认的“四大发明”,也是垃
圾,也要否定。唯独对待西方的一切,哪怕是一位西方非专业水平的通俗作品,也不容
有半点的质疑,因为,“凡是西方的皆为真理”。总之,他们一方面持选择性的质疑,
一方面持选择性的崇拜。人们不禁要问:这种“选择性质疑”、“选择性崇拜”,究竟
要把中国的青年学子引向何处去呢?
Thursday, February 8, 2018
五百年来中国有没有领先世界的发明?
http://www.mitbbs.com/article_t/Military/49779499.html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